专家引领促提升 沙水游戏启新篇
东南大学附属幼儿园沙水游戏质量提升活动纪实
发布时间:2025/4/2 17:32:32 作者:赵文瑜 浏览量:5次
专家引领促提升 沙水游戏启新篇
——东南大学附属幼儿园沙水游戏质量提升活动纪实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》精神,提升教师对沙水游戏的组织与指导能力,东南大学附属幼儿园特邀学前教育专家谢文雯开展专题培训。本次活动围绕“基于评估指南的沙水游戏质量提升策略”展开,通过理论解析、案例分享与户外实践,帮助教师重构游戏支持框架,助力幼儿在沙水游戏中实现深度学习与发展。
聚焦评估指南,赋能游戏质量
1. 环境创设的科学策略
谢老师指出,沙水游戏质量的核心在于环境与材料的科学创设。她提出:“3+2+N”环境创设模式,其中3大游戏区包括墙面管道探究区、地面建构区、沙池雕塑区,满足不同游戏需求;2类设施保障即遮阳遮雨设备与固定收纳系统,保障游戏安全与材料管理;N个水源点的设置可以通过移动水车、水渠等多样化水源设计,支持幼儿深度探究。
2. 材料投放的系统规划
谢老师强调材料应分四类投放,分别包括:基础工具类,例如:铲、筛、桶等,支持基础操作;管道探究类,例如:透明圆管、剖面管、软管及连接器,激发科学探索;模型建构类,包括多形态模具,促进空间思维;装置运输类,例如:水车、多孔板,拓展游戏情境。
3. 游戏组织的实践路径
谢老师特别强调,我们老师一定要有预备周活动,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熟悉材料使用方法,奠定游戏基础。在游戏中,老师也有三步要走,游戏前的安全检查和计划制定,游戏中的观察记录和动态指导,游戏后的整理反思、经验提升,都是必不可少的。同时主题化整合也是个不错的方式,结合课程主题,如“南京城墙”开展情境化游戏,融入科学、艺术、社会等多领域学习。
重构游戏场景,深化学以致用
在户外体验环节,教师分组模拟幼儿视角开展沙水游戏实践。
任务一:南京城墙主题建构
中小班教师利用沙池模具与自然材料,树枝、石块等搭建城墙主体,结合绿植模拟春日花景,通过合作完“城墙守卫”“观景台”等细节,探索沙土塑形与结构稳定性的科学问题。
任务二:玄武湖水利工程
大班组以管道材料为核心,设计立体输水系统:用支撑架搭建“空中水渠”,通过阀门控制水流方向,结合软管引流至“玄武湖”沙池,体验流体力学与工程设计的趣味。
谢老师全程参与指导,提示教师关注“幼儿经验唤醒”、“问题解决路径”及“游戏中的学习生长点”,强调“教师的支持应隐形于环境,显性于观察”。沙水游戏是幼儿与自然对话的窗口,教师需以《评估指南》为锚点,从“环境创设者”转向“学习支持者”,让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发展的沃土。
本次培训以理论赋能实践,以体验激活思考,为教师打开了沙水游戏指导的新视野。未来,幼儿园将继续以《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》为引领,让每一粒沙、每一滴水都成为幼儿成长的见证,让游戏精神在自然与智慧的碰撞中熠熠生辉。